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1-20篇)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1】从历史上看,俄国和苏联掌权者都在内外交困下才进行改革,若此时提供援助,就会被强硬派用来维持共产制度。萨哈罗夫1989逝世时说:在苏联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情况下,信贷和技术援助只会支持一个病态制度,而推迟民主制度的来临。专制独裁政府惯于把国内危机嫁祸于国外。
阅读(16)6月20日 23:19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2】仔细观察竭力支撑共产极权政府的掌权强硬派,从东欧多米诺效应到苏联解体,一旦大势已去,大多数强硬分子都会把自己装扮成支持改革的人,以维护自己和集团的切身利益。但总有铤而走险的死硬分子,面临真正的政改时,会发出:改革已经到了所能容忍的限度。以此扼杀改革。
阅读(20)6月20日 23:37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3】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都具有领袖品质。政治取决于思想、组织能力和个人超凡脱俗魅力。叶在政变前已彻底否定共产主义,因而挽救了戈习惯于马列泥潭。这种生死存亡的政治接班,证明了普希金于19世纪有个说法是错误的,即俄罗斯的起义往往是愚蠢的,因叶获取权力不是通过子弹
阅读(9) 14年6月21日00:15 39分钟前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4】美苏都是多民族国家,美国是由自由的个人组成的,苏联是由违反自愿意志被强行吞并的被奴役国家组成的。美国南北内战中,支持联邦政府的各州是为废除奴隶制而战,这是崇高的人权事业。苏联91年危机中,一举脱离共产主义桎梏的各民族国家,是为废除另一种奴隶制而奋斗的。
阅读(21) 6月21日 16:50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5】85年戈尔巴乔夫当权后,我曾问当时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苏共这位新领导人是否会实行和中国类似的经改。胡答:如果他不这么做,苏联到21世纪中叶将不再成为一个大国。胡的看法是对的。苏共执政70多年来,苏联的经济政策一直为对外政策服务,完全从属政治需求,这是致命伤。
阅读(25) 6月21日 17:49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6】91年苏联解体前,戈氏已认识到改革走进死胡同,尽管强硬派可能保证其继续掌权,但整个社会的改革力量已非同小可:2千万党员有25%逃亡,如逃离将要沉的船;广大民众对历来惹不得的政权之恐惧消失了,大规模游行示威此起彼伏;试图通过镇压异议人士以恫吓整个国家也无效。
阅读(25) 6月21日 18:37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7】91年苏共总书记戈氏从软禁中脱身才明白:为党的新生斗争到底,无论如何反腐,注定一败涂地,因党国绝非往日了。他曾试图接续斯大林留存家业,使苏共上层的寄生特权长存,这仅是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任何人当权都改变不了。正像历史抛弃了共产主义,历史也抛弃了共产党人
阅读(15) 6月23日 20:59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8】历史视戈氏为以共产为基础制度与以自由为基础制度之间过渡人物。其离昨日暴政和今日混乱太近,以致无法领导明日根本变革。其信奉俾斯麦:若有革命,我们宁愿进行革命,而不愿忍受革命。苏共74年来所进行的共产革命,人民忍受了,如今轮到共产党人,忍受人民彻底变革了。
阅读(58) 6月23日 21:46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19】推翻一个旧政权远比建立一个公正的新制度容易。任何革命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两种斗争:围绕着意识形态和控制国家的斗争。无论建立主权唯一的联邦制还是主权并列的邦联制以取代中央专制政权,历史上没有事业只经过一个回合就能取得最终胜利,尤其习惯于中央专制统治的国家。
阅读(11) 14年6月24日00:23 9分钟前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重温尼克松《透视新世界(20】苏联崩溃,表明这个邪恶共产帝国走到了头,但另一种潜在趋势会走向更加令人不安的目标:最后出现一个不是建立在共产主义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俄罗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新帝国中央。要知道俄罗斯帝国传统延续了4百多年,残余共产党强硬势力和极端民族主义一旦结成同盟即噩梦
阅读(15) 14年6月24日17:53 55分钟前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评论